上海陕西省渭河综合治理杨凌段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总投资16.1415亿元。渭河堤顶道路硬化完成60公里,堤防绿化完成84公里,完成支流口堤防建设12.6公里,渭河支流入渭口堤防交通桥完成9座。渭河滩区整治绿化及亲水景观完成绿化、亲水面积及建设人工湖、湿地及亲水平台约3.5万亩。
宝鸡市堤顶道路硬化完成23公里,堤防绿化完成25公里,支流入渭口交通桥完成2座。正在利用春季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对辖区的“百里画廊”及滩区整治项目进行提升、改造金台区零起点广场绿化种植各类乔木205棵,灌木4.5万株,草坪3500平方米,绿化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人行步道和路灯施工,广场雕塑方案已上报省渭办和省厅审定。晁峪段1.2公里护岸工程目前已完成堤防堆筑650米,护基坝7座。岐山县已完成全部任务,正在进行岐渭风景区景观提升工作,由蔡家坡开发区管委会引进太平洋公司投资建设的运动公园面积项目已完成约600余亩的场地修整和水上乐园项目120余亩的清基工作。眉县“千亩荷塘”水面景栽植荷花、莲藕等水生植物800余亩。吊桥项目正进行砼灌注桩施工。计划5月初完工。扶风县北岸继续“十里花海”景观项目正在进一步提升。补植4000余亩的油葵,在滩区栽植灌木60余亩。完成投资2.2452亿元。
杨凌区完成投资0.4264亿元。渭河杨凌段1#坝、附属左右岸护滩工程及坝上下游河道整治工程,目前已完成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审查,正在进行项目招标图设计,计划5月开展项目招投标工作,6月底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计划7月开工建设。渭河湿地生态公园建设目前已完成项目绿化栽植、景观石放置、园区道路面层铺设等后续工程建设,计划4月15日完成全部工程建设内容,并对市民开放。
咸阳市堤顶道路硬化完成7公里,。涉及支流口堤防共两处,分别为武功县漆水河入渭口堤防工程支流和兴平市张耳桥入渭口堤防工程,截止目前,漆水河支流堤防已经建成;兴平市张耳桥入渭口堤防工程已报省上审批。咸阳湖续建工程今年主要完成了气盾坝3、4号坝段128米施工及安装调试工作,1、2号坝段正在加紧施工,确保5月底完成气盾坝建设;完成了6.91公里新建护滩工程,正在进行滩面景观微地形整理工作;景观设计已全部完成,正在准备招投标工作,力争8月开始景观绿化建设。生态区建设。一是成立了委员会,统合协调管理。参照省上机构,成立了咸阳市渭河生态区建设管理委员会;二是组建专职机构,承担行政管理。组建了“市县渭河生态区建设管理局”,挂靠原治渭机构,增配了领导职数,落实了编制人员,设立了专职科室,具体承担委员会日常行政管理职能,实现上下对口管理。三是全面调查摸底,划定区域类别。按照省上确定的不同区域红线标准,委托水利设计单位全面开展了堤外土地情况、建筑物及相关规划区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召开专题协调会,将已建成区及已批准的规划待建区划定为城市核心区;耕地及已规划但未审批的待建区划定为农村段。四是充分征询意见,确保红线落地。红线划定涉及范围大、影响面广、牵连多方利益,对此我们在充分征求各部门、各县市区意见的基础上,对城市已建成区采取红线“标准不变、先行落地、逐步扩大”的办法,先期将绿地、公园、道路等区域划定为生态区,后期随着城市改造,生态区逐步扩大至200米;对市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待建规划区,严格按200米红线控制;对农村段严格按1500米红线控制。五是精准测绘成图,发布政府公告。按照确定的各区域红线控制标准,委托专业测绘单位,深入实地,现场放线,确定红线,绘制成图。对城区已建成的公园,局部适当放大控制标准,以保证其整体性,其余地段严格按标准划定。生态区红线控制图报经市政府审批同意后,由市长签发政府公告,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分开公布,做到人人皆知。六是沿线栽桩亮界,明确区域范围。农村段每50米埋设一个界桩,重要折点或控制点增加界桩,每处红线与道路交的叉口设立生态区标识牌;城市段每50米在地面固定一个界牌,遇有建筑物加密或调整位置。每个界桩或界牌做到统一标识、唯一编号、测定坐标、登记造册、严格管理。七是制订暂行办法,依法加强管理。在充分征询各部门、各县市区及市法制办意见的基础上,市政府制订出台了《咸阳市渭河生态区暂行管理办法》,从总则、机构职责、红线控制、规划管理、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共28条,详细对生态区的管理保护进行规定,做到了生态区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陇海铁路桥改建已经完成了规划选址、环评、水保、洪评等工作,正在与咸阳市城建、规划、执法局等部门协调有关工程开展前有关事宜。完成投资1.7381亿元。
24小时咨询热线:
13833866999
QQ在线咨询:
1041420447
微信号:
15932433210